保生大帝石雕像又称大道公,生前姓吴名本, 北宋同安县人,宋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979年4月14日)生于同安县白礁村。自幼学医,以普济众生为己任,精通医术,凿井取泉,采药炼丹,为民治病莫不妙手回春。民间谥为“医灵真人”。宋景佑三年五月初二日(1036年5月29日),因上山采药,坠崖谢世。
立庙塑像供奉石雕保生大帝为民间信仰。自宋代以来,闽西南、粤东广大地域的信众纷纷从慈济宫分炉到其所居住地处建新的保生大帝庙。明末清初,**到闽台的漳、泉百姓,他们携带保生大帝的神像同往,既保佑他们平安渡过波涛汹涌的闽台海峡,又保佑他们在披荆斩棘的创业道路上,能战胜疾病瘟疫水旱虫蛇等自然灾害。据初步统计,福建省厦、漳、泉三市祀奉保生大帝的庙宇皆有上百座。在闽台有400余座保生大帝庙。祀奉信仰保生大帝,被海峡两岸信徒称为“慈济精神”,据称闽台信仰保生大帝者数以千万计,影响深远,被视为两岸宗教文化交流,联系乡亲情意的金桥和纽带。
大道公石雕像一直矗立于人世间,教人明辨是非,选择自然的人生路的指路标。